精英荟萃献计献策 大豫剧要有大发展
@“中国豫剧艺术发展论坛”和“第八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
作者:李燕/文 冯冬艳/图 发布时间:2011-09-28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致辞

河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康洁主持论坛活动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方可杰主持上午论坛

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主持下午论坛

9月27日,由文化部艺术司、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中国豫剧艺术发展论坛”和“第八届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共130余人欢聚一堂,共议豫剧发展现状,共商豫剧发展方略。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在致辞中说:河南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东方文明书写了不朽的篇章。本次大赛由来自12个省、地区(含台湾)的20台豫剧剧目参评和展演共33场,参赛覆盖面积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前所未有,是新时期豫剧的一大盛会。豫剧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将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原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欢迎艺术家们多回老家看看,多提宝贵意见,多奉献真知灼见。

河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康洁主持整个论坛活动。

豫剧,是根植于中原沃土的一个全国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传播于全国13个省、地区,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堪称大豫剧。

“豫剧艺术发展论坛”是中国豫剧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在1997年举办首届中国豫剧艺术节期间,曾组织召开了豫剧艺术理论研讨会,就豫剧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对策、审美走向、编剧、导演、音乐等方面做出了探讨。

“海峡两岸河洛文化暨豫剧发展论坛”自 2001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此次两论坛的联合举办,无论是规模、层次,还是议题的广泛性,都较以往有所提升、扩大。

来自新加坡、台湾、北京、上海、河北、山东、湖北、新疆、陕西、河南等地的24位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豫剧艺术和豫剧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理论阐述。广泛的论题,深刻的思考,睿智的探索,对豫剧艺术在全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概括总结和理论探讨。专家们就豫剧艺术的当代发展、新时期豫剧艺术的崛起历程、豫剧在各地的地域化发展、豫剧在全国流布与发展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可杰主持了上午的论坛,下午的论坛由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主持。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原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姚欣发言

原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正厅级巡视员王洪应发言

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曾永义发言

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欣欣发言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讲座教授施德玉发言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东方艺术》副主编李红艳发言

原创、保留、移植剧目“三并举”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原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姚欣首先就《坚持原创、保留、移植剧目“三并举”的原则,丰富演出剧目,繁荣发展豫剧》一题进行了论述,他说:原创很重要,没有原创就出不了大家;要有自己的原创队伍,原创剧目对剧团来说很重要,把原创剧目整理加工为保留剧目也很重要,成功移植剧目和原创剧目、保留剧目同等重要;复排、移植剧目不仅能打造出经典剧目,还能让很多基层团体有戏演、有活路。比如北京京剧院就把沪剧《芦荡火种》移植为京剧《沙家浜》,大获成功。只有丰富了演出剧目,豫剧才能得到大发展、大繁荣。

台湾和河洛艺术文化一脉相承

河洛文化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河洛文化以洛阳盆地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开封,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

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曾永义对《河洛艺术文化对台湾的影响》论点进行了阐述,他强调:河洛艺术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变迁中,由河南传入闽南,再由闽南传入台湾,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走出去,才能焕发生命力

据统计,我国有近20个省份都有豫剧表演团体。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广泛的交流是增强豫剧辐射力的必经之路。

台湾豫剧团代理团长苏桂枝说,豫剧在台湾繁衍存活了近60载。从1990年7月开始最初的单向交流,到后来的合作交流,可以说,台湾豫剧每台新戏,几乎都有河南豫剧艺术家的参与。《约束》、《曹公外传》、《美人尖》等多台剧目的创作与演出,使远离母体的台湾豫剧在当地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表示,近年来,豫剧不仅在台湾影响很大,在香港、新加坡甚至欧洲都引起了轰动。豫剧彰显的是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传达的是中原人民的情感。它对于华人同胞来说已经超越了单纯剧种的意义,是同根的符号,也是情感的纽带。因此,豫剧只有大步走出去,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非遗”保护理念要融入大赛中

河南大学地方戏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大新的《清源固本,发扬韬历,在动态传承中创新发展——关于“非遗”保护背景下豫剧传承的几点思考》引人深思,他说,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传统剧目,豫剧只有保持自己的风格才能生存;但是,不创新也是没有意义的,“非遗”在大量的演出中得到保护,在动态传承中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

豫剧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拯救豫剧》,原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正厅级巡视员王洪应的发言题目冷静地提醒大家:豫剧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现代高科技充斥人们的视听,青年观众群出现断层。豫剧的的发展不能仅靠赞助、化缘来维持,应该靠优秀的剧目、优秀的演员、优秀的音乐等等作支撑才会好戏连台。有了政府长效机制的扶持,再有能抓住观众的好戏,这样豫剧就真的有救了。

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

河北省邯郸市戏剧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史玉芳发言的题目是《豫剧北派艺术》,她以在中国豫剧界颇有名望的邯郸“东风剧团”为例展开来说: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一定会对拿来的剧目进行精加工,对观众的审美要有精准的把握,使豫剧在不失“原汁原味”的同时保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从中原看全国从全国看中原

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做了题为《豫剧艺术的当代发展》的发言,他说:从中原看全国,从全国看中原。全国范围内,80年代看黄梅戏,90年代看越剧,新世纪看豫剧。他还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人才战略、传播媒体的作用、精品战略、自觉培养城市化的票房机制等理论,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豫剧大繁荣”时期的到来。

保护和继承传统就是发展

《河南豫剧音乐的现状忧患与发展思考》是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方可杰的演讲题目,他强调:传统腔系、母语体系令观众愉悦和期待,那是多代艺术家遗留的精华;音乐异化现象不解决,会失去已有阵地。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能片面理解改革创新,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和继承传统,就是发展。

豫剧也需要营销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教授施德玉发言的题目为《台湾培养豫剧青年观众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豫剧也需要营销,如为青年观众群量身定做融入现代符号的剧目、豫剧进校园、网络电视齐上阵、书城里定期办豫剧讲座等,都行之有效,使人很受启发。

坚守农村不能失去城市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东方艺术》副主编李红艳的论文《豫剧现状的三喜三忧》宏观地描述了豫剧在全国的生存状况,她提出:在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我们不能因坚守农村而失去城市,文化的多元化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如果不能引起城市人们的更多话题将被排斥在时代之外。

专家阐述豫剧生存现状和前景

会议间歇,罗怀臻就豫剧生存现状和前景展望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看豫剧演出是河南老百姓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之一,如盐入水,不着痕迹。豫剧危机的真正到来是不再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了。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河南是农业大省,大面积保留着农业区域,也大面积保存着农业趣味的老百姓。豫剧发展的趋势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新生代的趣味也会发生改变,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不可避免地会变化,如何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依然守住传统的趣味、传统的表演方式,这是对豫剧从业人员的一种考验。我们要应对这种难题,没有一门艺术可以永久生存下去,但她会在时代的进程中流有传统的血液,一脉相承。我们一方面保留我们现有的水土,不要让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城市环境中新生代的日常生活方式的需要,这是豫剧发展的方向。豫剧其实一直在发展中,50年代的豫剧跟今天的豫剧差别很大,若干年后回望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我们要与时代同行,但不等同于大制作、非豫剧化的歌舞等表面的现代化。”

“豫剧的归属地是博物馆?”罗怀臻摇头态度坚决:“不会的,这个论调已说了30年了,豫剧不是活得好好的吗?只要河南的方言存在,作为母语载体的豫剧就会存在和发展。”

把论坛成果尽快转化到豫剧艺术实践中

最后,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作了总结发言:豫剧艺术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艺术实践者的辛勤努力,更需要理论上的指导。我们在豫剧节期间坚持举办豫剧艺术发展论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从理论层面对豫剧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探讨,从而促进豫剧艺术的健康和科学发展。今天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对豫剧艺术在全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都做出了很好的概括总结和理论探讨。接下来,我们将组织专业人员认真总结和学习各位专家的学术智慧,领会专家的学术思想,把论坛的成果尽快转化到我们的豫剧艺术实践中,以促进豫剧艺术在全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豫剧艺术的繁荣,把中国豫剧节真正办成“豫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据悉,论坛上演讲的论文将作为第二届中国豫剧节的重要成果结集出版。

来源:河南文化网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