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期刊与出版物>> 学术论文>>

卫辉小店河传统村落研究

时间:2014-11-28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 李中翔 字体:

太行山苍茫沉静,绵延八百里横亘于北中国中部,西接黄土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汇地带,有无数的山峦与河流,是华夏民族早期繁衍生息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河南省卫辉市所辖的狮豹头乡,耸立着一座苍峪山,是太行山的一支,水切割成一条峡谷名苍峪山峡谷,沧河千回百转,沿峡谷蜿蜒东南流。沧河右岸有一处小盆地,两百多年前,有人来此开垦,蛮荒之地有了良田、水渠、庄稼、六畜,青山绿水之间有了房屋、炊烟,有了鸡鸣犬吠和读书声。两百多个春秋,树叶黄了又青,这里子孙繁衍,并向周边派分支系,向外输送着人力物力,像国家机体上的一个细胞一样,对社会和文化做着贡献。这就是卫辉市小店河传统村落。村落于2000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又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小店河村落派分的支系,是卫辉狮豹头乡的正面村。

中华文明五千年,农业文明是首要的。考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探寻其生生不息的密码,不仅要关注威严的宫殿和辉煌的寺观,更要留心广大的乡村聚落,传统乡村聚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卫辉小店河村就是一个还基本处于原生态的传统村落活化石。

一.村落的开创和发展历程

1.与村落相关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卫辉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前称汲县。殷商时为畿内牧野地,周时属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始有汲邑之称。西汉始置汲县,西晋设汲郡,隋复汲县,唐宋汲县属卫州,元属卫辉路总管府,明、清属卫辉府,民国汲县直属河南省,1988年撤销汲县,建立卫辉市,属河南省直辖。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卫水之滨。属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年平均13.8℃,年平均降水量576.5毫米,无霜期209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寒暑适中。太行山又名大形山,是古老的断块山,西坡和缓,东坡急陡,山体岩石为厚层石灰岩,陡坡多是悬崖和深谷。东侧为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1000米的断层岩壁,气势雄伟,对夏季风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背风坡气候干燥,迎风坡则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卫辉近山地带降雨量就明显增多,更加温暖湿润。

太行山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发育有多级夷平面,东濒平原相对高差1500~2 000米,山前洪积扇特别发育。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由于河道频繁迁徙,北至天津、南及苏北遍受黄河影响。卫辉处于山前洪积扇和黄河冲积扇交汇处,至今还保留着黄河故道湿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宜耕宜农,农耕文明发达。

与小店河村落密切相关的还有卫河。卫河是南北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呈西南至东北流向,穿越卫辉全境,在境内长约47.4公里。出县境后再经三省十余县与漳河汇流,称卫运河,卫运河又入海河。卫河是海河的最大支流,全长900公里,流域面积15830平方公里。卫河是由古代的清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淇门以下卫河的前身为白沟,是黄河故道。卫河航运历史悠久,明代潞王在卫辉设盐仓,航运盛极一时。清代还是船比车马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水运都是豫北的交通大动脉,年货运量83.6万吨,客运量6.87万人次。

2.村落的开创和发展

小店河村落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开拓始祖名叫阎榜。据《卫辉市志》、《卫辉地名志》和《阎氏家谱》等资料记载,阎榜是阎氏第十世宗祖,阎氏祖居山西林虑,林虑今属河南的林州。阎氏明末从山西迁到河南,最初定居林州吕儿庄。清乾隆初年,闫氏家族第九世祖阎无觉又举家由林县吕儿庄迁至汲县。阎无觉夫妇率两个儿子阎榜、阎延由林州出发,沿沧河古道顺流而下,行至一处山间盆地时,发现环境美好,土质肥沃。后由第十世阎榜兄弟二人,放下汲县建起的家园,回到这个盆地,在沧河边上开起了店铺,为沧河上的航船和古道上的行人服务,小店生意红火。从此,人们把这里称作了小店河。阎氏兄弟,初开小店为生,后来开荒种地,砌石造田,结庐而居,在荒芜之地建立家园,开启了一个美丽村落的序幕。

阎氏家族从山西带来有祖传的造纸方法和工艺,造纸材料是楮树皮,小店河山上到处都生长着野生的楮树,阎榜便又开起了造纸产业。促使闫家兴旺的产业,有农业种植、造纸生意,更重要的是养羊。第十一世祖阎钟綒、阎钟姵弟兄两人,利用小店河一带草木丰茂、水源充足、羊皮质好等有利条件,开始在太行山上牧羊,养羊业很快发展起来,羊有上万只,据说雇佣的羊倌就有百人。

阎家和小店河村落的发展兴旺,与所在区域的交通环境还有着密切的关系。沧河边有古官道,阎家生产的粮食、纸、羊肉羊皮等,先经古官道陆行或沧河水运,到卫辉府,再到卫河上船直达历史上全国重要商埠天津,货物销往卫辉府,销往全国各地。返程再带回各地物品和各种信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建起了阎家祠堂。道光年间,阎氏兄弟,有的勤耕巧织,有的仕途顺利,有的生意兴隆。道光六年(1826年),武状元住的院落建成。至民国初期,历经数代经营,发展到田亩千顷,牧羊万只,生意兴隆,富甲乡里,阎家是当地阎、李、牛、张、王、杨六大豪绅首富。随着家族的子孙繁衍和兴旺,小店河村达到数百人,至迟在同治年间,阎氏家族又派分支系到仓河上游的正面村。

自始祖阎榜开山结庐而居,家族于清乾隆年间大规模建村,嘉庆年间续建,阎氏经数代人的财富累积,从开创时的茅屋逐渐变为有十路深宅大院民居群的小店河村落,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民国以后,日本人入侵,战乱频仍,村落随着阎家家族的衰败而衰落。据说,有人穷得没铺盖,一家人夜里盖一件袍子,许多人下山谋生再不回来。1943年中共129师在小店河村组建了八路军武工队,发展到数百人一年战斗三百余次。1944年后,村落成为中共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土改时财产没收拆分,每个大院都住着多姓人家,建筑群不断被改建损毁。文化大革命期间,村落又遭到严重地破坏。祠堂是最受尊崇具有家族象征性的建筑,解放后成为公产当做小店河小学校址,上世纪六十年代,祠堂火灾后用残余砖石砌了个小院,现在的小院野草丛生。

近三百年里,小店河村落从无到有,荒芜之地自一个茅草屋发展为繁华的文明村落,长期都有数百人生息着、创造着。近三十年,人们先是逃离大宅院,大宅院的住户从几十户变成两三户,在村落对面建起了看着怪怪的红砖平顶房。接着,人们又逃离村落,迁往山下或进入城市。如今,村落房屋不时在倒塌,一片沉寂。不经意间,老屋里会突然传出衰迈老人微弱的咳嗽声。

二.村落形态

从卫辉市城区向西北,沿着S226省道翟阳线,行约二十公里即进入太行山支脉苍峪山,翟阳线省道顺沧河逆流而上,再行不足十公里就是小店河村落。

据乾隆乙亥年官修本《汲县志》记载,苍峪山因产苍珉石而得名,又名苍山,也称青岩山。明代诗人曹安赋诗颂道:“金鳌背上峙危峰,万壑千岩紫翠重。雨暗灵湫神物出,云深石洞女萝封。碔砆竟产多如许,鸑鷟飞来尚有踪。安得谢公重起世,笑穿双屐一相从。”苍峪山与所在的狮豹头乡面积基本一致,200多平方公里,占卫辉市辖区面积的四分之一。苍峪山山体长约24公里,呈弧形,由西北向东南伸展,中间切割为大峡谷,山口在塔冈村。沧河蜿蜒于苍峪山峡谷之中,清澈的河水绵延数十公里。解放后,沧河上的正面村、狮豹头乡和塔岗村建起了三座水库,形似大峡谷中的三颗明珠。这也说明确实区域降雨量较大,沧河水非常丰富,狮豹头乡两万亩耕地有四五千亩都是水浇地。省道翟阳线也贯穿峡谷之中,从前是通往林州和山西的官道。

小店河村落就在沧河右岸的一处较为开阔的盆地上,东侧一公里处是唐代就建过寺塔的塔岗村,今有塔岗水库,沿着官道再东出十几华里就是大平原。可见,小店河村落之地理区位、自然及文化资源和交通条件等,均颇具优势。

无论是当年从林州南下的阎家九世祖阎无觉,还是后来由汲县逆流而上来此开山的阎榜,或者是今天的游客,到达这个山间盆地都会觉得豁然开朗。山清水秀,开敞幽静。现今的省道公路即古时官道,路北边有几家小饭店,路南边沧河清澈见底水流淙淙。车马劳顿之后,小河里洗把脸,小店里用了餐,定会顿觉神清气爽。

站在公路上观察,只见北侧山形高大,地方局促。沧河南岸开阔,有平坦的河滩地,往上是低山冈,山岗上也种着庄稼。远处的山稍高,山上林木繁茂。观察许久,并不见什么村落。只有一座不显眼的小平桥横架在沧河上,过了小桥顺路往南是河滩地,河滩地过去再往高处有一低山岗,山冈布满砌筑的石墙,石墙多是梯田挡墙,还隐约可见有一座石券门和个别的房屋,均掩映在山石树木之间。

走过流水清澈和树木繁茂的沧河,来到河滩地里,只见滩地人工做成梯田,十分平整,是黄粘土地,土质良好,庄稼长势喜人。河滩地南北有三百米宽,东西顺河很长,有上千亩。走到滩地上沿,见一人工水渠,水渠由方正料石砌筑,引自仓河上游,有一米多宽,渠水流急,是农业灌溉和生活饮用水的来源。

过了水渠是岗地,再往上即来到石券门和石墙前。在券门口处才发现上面是一个村落,就是小店河。石券门和石墙即是寨门及寨墙。绕村一周,登上村后的高冈,再登到村前的山上,才能看到村落的全貌。

原来,这里就是沧河右岸的山间盆地,盆地非常开阔。经采用罗盘实测,沧河并非感觉中的西东流向,而实际上是由西北流向东南。在盆地的西南侧,有一椭圆形山冈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在达到沧河处终止。椭圆形山冈西南低东北高,到达沧河河滩南沿处最高。接着再往前还有一长条形低冈,延伸至沧河水处。这就是流传中神秘的“神龟探水”之神龟。长条形低冈昂首翘向沧河,是引颈的龟首。椭圆形山冈端处成陡崖立壁状,就是四平八稳的龟背。小店河村民居群就坐落在这椭圆形山冈北端较高处的东南侧。山冈之西北是冈地梯田,山冈之东南即民居群的前面也是农田。

小店河村落并非许多人说的坐西朝东,而是朝向东南。经罗盘实测,民居的大门和纵向胡同朝向都是东偏南40度,村内大街与寨门朝向北偏东也都是40度。民居群背靠山冈,横向并列十路院落,纵向从前往后随山就势阶梯形布局一至五进合院。十路院落都临大街,各路院落之间都有宽窄不等的胡同,许多院落有侧门和胡同相通,胡同一般都与大街连接,只不过有的设置了种种限制而已。十路院落自东北往西南编为一至十号院。居中的第五路是子弟读书的院落。第一至第四路院落前,临大街留有人们活动的空间,并在此处建有客房。第七至第十路院落前,临街也有活动空间。第一路院落是家族祠堂,位于进入寨门后的首要地方。祠堂虽然不是尺度上的中心,但是成员要进入村落沧河桥和寨门是唯一的通道,祠堂也就成了实际上的村落中心。

民居群所在位置的地势,比较西南侧高出约十余米,比较东北侧的沧河谷地高出数十米。村落四周均有寨墙,西南侧和前面的寨墙已经不存,现存的后部和东北侧寨墙随山就势砌筑,为方正的料石和毛石合砌。寨门主要为料石砌筑,券门形式,券脸用青砖砌就,寨门与石寨墙浑然一体,均非常坚固威严。由于地势较高,要进入村落通过寨门,须仰视而行。村落后的寨墙外的山岗上,还设有防御性建筑和安保岗哨。

这样,小店河村落就是一个集生产、生活、社交、教育、养老等功能齐全的整体。

三.村落民居建筑群布局和建筑特点

进入寨门是东北西南向的大路,十路院落顺大路向里排开,按照编号分别称一至十号院。一号院距离寨门最近,现在就是一简易的三合院,正房和两厢房均非常低矮,硬山式,石墙灰瓦,院内围合的面积很小,满地荒草杂物,不能进入。一号院原来是阎家祠堂。

二号院现在只有最后一节院落保存有房屋,正房五间,右厢房三间,左厢房已毁,房屋均是硬山式,石墙灰瓦,前面有单独小门楼。再往前多是新建房屋,布局已乱,从位置观察应该是三进院的规模。

三号院为三进院,与二号院之间有胡同相隔,胡同空间位置狭窄。倒座三间,倒座北侧一间门楼;门楼有六米高,三级青石台阶,形制为金柱大门,墙体与倒座相连,但结构完全独立,墙体高出倒座许多,加上屋顶的正脊和垂脊,高出倒座有一米余,配饰墀头砖雕,显得高大气派。二进院有垂花门,比较精致;左右厢房各三间,厢房石墙灰瓦;正房是两层楼房,五间,“明三暗五 ”形式,中部三间设前檐廊,隔扇门窗,稍间前墙青砖砌出八角形花窗,瓦当滴水上有“喜”、“福”字装饰,由于地势较高又是两层楼房,比倒座高出许多,显得高大突出。这一二进院的房屋,墙体都是方正料石砌出基础和两米多高度不等,上方墙体侧用青砖,比较讲究。第三进院,正房五间一层,也是“明三暗五”式,因为地势最高,整体高出第二进的楼房,墙体是下部石砌,上部封檐少量砌砖;左右厢房各三间,墙体基础和下部石砌,上部墙角处砖石砌出垛子,其他均用土坯砌筑,每隔大约一米高度设拉筋石一条,以增加墙体结合的稳固;封檐部位用青砖。

三号院与四号院之间也有胡同,胡同前面较窄有一米余,前口封闭。后面宽有两米,上下有许多阶梯,可通达后山。

第四号院也是三进,倒座三间,门楼一间,与三号院类似,只是门楼屋顶与倒座同高。经罗盘测量朝向东偏南40度。二进院正房一层五间,前檐廊,“明三暗五”式,左右厢房各三间;第三进院也是正房和左右厢房。四号院布局与结构和三号院类似,突出特点是房屋高大,层层院落节节升高。只是没有三号院第二进正房的楼房,而且全是石墙瓦顶。

第一、第二号院损坏改动,第三第四号院的倒座和门楼平齐,应该第一至第四号院子的前面是一条线的。第三、四号院的门楼之间位置的前面,建有两间两层楼房,石墙瓦顶,是阎家的客房。

第五、六号院,倒座和门楼比第一至四号院向前突出了十几米距离。

第五号院是书房院,倒座三间,门楼一间,倒座与门楼的屋顶相连,特别高大,高出第六号院的门楼有一米五左右。大门楼上部有阁楼,两重门,有高大的墀头。外层是青砖圆券门,券脚下为整块青石方柱支顶,三级青石条台阶,圆券门宽敞高大,券洞上方有一道青砖雕饰,之上留足题刻或悬挂匾额的地方,屋顶似有举折,出檐约六七十厘米,比其他房屋都较深远。整个门楼和倒座高大气派,位置在整个建筑群居中显著。走过大门楼是一个很小的院落,面前又有一座双重门的门楼和类似倒座的房屋。过了这四重们才能到达读书的院落,算是第二进院。第二进院正房五间前坡已经塌毁,左右厢房各三间,院子比其他院都较宽敞。再往后还有第三进院。该院大门楼北侧还有两间房,可能是后来增加的,和第四号院也有胡同间隔,只不过胡同里或设门或砌墙被重重隔断着。

第六号院也是三进院落。倒座三间,门楼一间,门楼屋顶高于倒座,但是门楼还低于五号院的倒座,比较低矮,并且门楼后来改造过。三进院房屋都较小,显得院子大,二进到三进院有侧门相通,房屋都是石基土坯墙。

第七号院是四进院,倒座和门楼已毁,居民在原址建了现代红砖平顶房。这四进院落与六号院隔着胡同,胡同宽115厘米,地面由大块青石板铺成,这个胡同长期都在使用。六号院和这个七号院各进院落都向胡同开有侧门,院落本身住不同姓氏的人家前后是不通的。二进院,正房五间,无廊,左右厢房各三间,正在塌毁。三进院正房五间两层,“明三暗五”形式,中部三间前檐有柱廊;两侧厢房各三间,正在塌毁。这第二、三两进的正房后墙,都有已经用砖堵砌住的门,说明原本有可开启的门道。第四进院落的门前还有一十几米长的纵向空间,形成第四进院前的小院,由此小院登三级青石台阶过门楼方进入四进院,这样,该大院也可称作五进院。这最后一进院最高,房屋也建得最好。正房5间,两层,“明三暗五”形式,中部三间一门两窗,二层窗户较小,前檐设柱廊,自院内地平至廊子有8级石阶。厢房各3间,两层,一门两窗,挑檐梁被支于墙面上的牛腿斜撑,出檐约七八十公分。南厢房门头横石楷书:“作善降祥”四个大字,前边小字楷书竖排“大清同治拾壹年荷月上浣”,后边小字楷书竖排“沧溪席珍阎氏建并题”,还有二图章。北厢房雷同,门头横石楷书大字“守身为大”,前题小字“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梅月榖旦”,后题小字“席珍氏建并题”。该院房屋是石墙瓦顶,用青砖封檐或砌出正房的前檐墙。

八号院与七号院之间也有胡同相隔,胡同宽125厘米,青石板路面,许多台阶逐渐升高可到达村后。八九号院间也有胡同间隔,只是被封堵。第八第九号院的倒座是五间和七间,门楼一间。房子均为石墙瓦顶,石墙外为料石收边,内砌毛石。第九号院倒座的山墙里面是土坯所砌,被漏雨冲塌殃及前墙,又造成前墙外鼓塌毁成洞。第八、九、十号院靠里,地势也不如前几路院的地势高,建筑布局较乱,院落宽大。第九号院是武状元住过的院。

这十路院落的房屋均是硬山式,石墙和土坯墙居多,灰瓦顶,很少用砖。临街房屋的石墙上都凿有“牛鼻孔 ”,是供客人栓马所用。十路院落之间彼此以胡同分隔,侧门与胡同相通以横向联系,这是北方氏族聚落不多见的特点。小店河村落派分的支系正面村的布局也是如此,而且胡同更加宽大规则,胡同口还建有门楼。小店河村落后面的高处,房屋距离寨墙还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之间多有挡土石墙和小片土地。后寨墙随山就势,为毛石砌筑,向后山冈现在开有两个门楼,门楼瓦顶毛石墙。

四.村落建筑文化特色

1.村落选址布局特点

小店河村落自然环境优越。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苍峪山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北高南低,村落朝向东南,西北和北方是高大的山峦,左右有山冈,南侧虽不甚开敞但山形较小。沧河水自西北来,几经弯转,在村落左侧转向而南,河水绕过了村落半边。这在风水理论上也是极佳之地。除去神秘迷信的外衣,堪舆学的风水理论对于建筑选址布局,包含着许多深奥而科学的道理。风水理论讲究“负阴抱阳”、“藏风聚气”,选址力求坐北朝南,特殊情况如受限制,可朝东朝西。背面要依靠大山或丘陵,面对朝山,左右两侧有丘陵岗地,要近水而不背水。这些条件小店河村落都基本符合。还有民居群所在的椭圆形山冈,在高处观察确是很像一只巨龟,所谓“神龟探水”不虚。这也符合现代建筑理论的观点,背靠龟形山冈朝向东南即是避寒风朝阳光,可以得到较好的日照并且有利于夏季通风。沧河在侧缓缓流过不仅风景秀丽,还提供了生产生活的水源,增加小区域环境湿度,同时还容易排水利于建筑的保护,村落完全没有洪水之虐。

2.村落低调、自然和谐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是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倡人们像水那样安于卑下,谦和深沉。小店河村落虽然距离官道公路很近,但路人完全不易觉察,即使是前来专访,起初也仅能见到小桥、大路和隐约的寨门。小店河村落从沧河上的小桥即已开始,小桥是村落居民独自唯一的进入村落的节点。寨门寨墙虽然近观自具威严,但建在龟背山冈的边缘,与水渠、梯田的石墙和林木浑然一体。民居群的十路大院,虽然大门和正房高大雄伟,而依山势从前往后缓缓升高,砖石墙体及灰瓦顶色调柔和,加以背靠山冈林木繁茂,整个建筑群十分自然。

小店河村落周围开垦出了许多良田,河滩水浇地更是水肥充足,附近还有大面积的山林草地。人们辛勤耕牧、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就连耗费能源的青砖就非常的少用,大量房屋无论等次高低里面多是土坯砌成,一切人畜废料就连旧房墙土都是农业的好肥料。年复一年,阎氏族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性格及能力,从蛮荒起步,自给自足,对自然的付出多于索取,人们完全融入天地,融入愈加美好的环境。

3.村落是宗法社会血缘家族自治制度的载体

小店河村落,从开创到发展繁荣,一直是以血缘为纽带,并且是单姓血亲家族的聚落。以院落为单位,正房居住着长辈,两厢长幼有序安居。随着子孙繁衍,各个等级者分住在几进院的不同院落中,进而再按亲疏尊卑建数路大院安排各个支系。各个大院有胡同和侧门互相联系,所有大院的精神中心是祠堂,祠堂也是这单姓村落的中心,祠堂建在一进寨门的主要位置,房屋是最好的。祠堂里祭祀着祖先,族长在这里处理族中大小事务,管理着生产、学校、文化等。两三百年来,田野和作坊里有人劳作,大街上有孩童玩耍,大院里的姑娘、小伙和老人干着各自的事情,袅袅炊烟缠绕着读书声升腾,村落透射出团结、秩序与和谐。

千百年来,古老的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个村落细胞组成的。或许,这就是中国文化变化缓慢、延绵不绝的重要原因。

Research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n Xiaodianhe of Weihui City

Li Zhongxiang

(Henan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 Xiaodianhe Village of Weihui Ci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foot of the Tai Hang Mountain, which dates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Qianlong Period in Qing Dynasty, a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 It is rich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has quit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enjoying very uniqu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 very scientific choice in its location, having a combination of local-style dwellings and nature, adaptable to the kinship family in patriarchal society, reflecting the atmosphere of unity, order and harmony.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dwellings; kinship family; architectur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