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资源

《石磊文集》——戏曲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来源作者:石磊编辑人:李 燕发布时间:2021-03-01 15:29:34

《石磊文集》导读

我省著名戏剧家石磊先生集四十余年心血铸成的《石磊文集》,最近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共分五卷七册:

第一卷本卷蒐集了石磊先生发表于全国各大媒体和在全国性的有关戏曲艺术学术研讨会上的讲演稿,曾于1999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发行。此次再版,作者对原来收进去的文章做了较大的调整,后又续入近些年他发表的重要文章,从哲学、理论、剧作观、剧目、表导演艺术、舞台美术及戏曲音乐诸多方面,论述了他的艺术主张,构成了他戏曲新古典主义哲学和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一书曾荣获河南省政府颁发的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的优秀作品奖。

第二卷《中国豫剧第一批创作剧目——樊戏研究》系石磊先生2002年7月正式立项、2003年9月结项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是一部全方位研究豫剧艺术的第一位专业剧作家、豫剧改革的先驱——樊粹庭先生剧作的专著,历时一年有余,近四十万言。2003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戏曲界、特别是在豫、陕两省戏曲界产生过一定影响。2007年4月曾荣获由河南省政府颁发的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的优秀作品奖。此次出版《文集》石磊先生又将它收集进来是把它作为戏曲新古典主义的剧作观来展示。

第三卷收录了石磊先生的十二部剧作,其中包括《皇綾记》(上集狸猫换太子、下集打龙袍)《秦少游与苏小妹》《梦龙与春香》《香帕遗恨》《女贞花开》《大宋英烈》《义烈女》《三娘》《寻儿记》《宇宙锋》《白莲仙子》《三上轿》等。这些剧作大部分均经过了舞台实践,有些已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

石磊先生的剧作,立足于观众,立足于舞台,立足于市场。不唯“官本位”是从,不以“专家”意志为然,不为“获奖”所诱惑,不做附庸风雅的文章。重故事,重情节,重情趣,重生活,不惟“思想”。在呈现形式上,尊重传统,敬畏传统,不唯创新,更反对怪异。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很少获奖,但却深受广大戏曲观众的喜爱。此即他本人所标榜的新古典主义戏曲的艺术特色。

第四卷收录的是石磊先生于2007年完成的一部、被评审组评为优级的、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该课题站在研究台湾文化与戏剧的历史变迁以及当前台湾文化和戏剧的生态分布的高度,论证了豫剧之所以能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台湾同胞认可和喜爱的艺术品种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尤其对自1992年两岸文化艺术界解冻以来,发生在两岸豫剧表演艺术团体间的交流与互动,和这些交流与互动对两岸豫剧界在剧目生产、表演艺术、演出模式及舞台设置诸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等都作有详尽论述和深刻分析。

石磊先生曾五次应邀赴台导戏和多次应邀参加海峡两岸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在台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和搜集到千余张图片,其中包括张岫云在越国富国岛时的创业照、毛兰花与其做为国民党“国大代表”身份的丈夫朱振家之生活照及台湾军政界要人如蒋介石、宋美玲、蒋经国、郝柏村、李登辉、文化名流张大千、于光中、柏杨和英相萨契尔夫人观看豫剧时的照片,均弥足珍贵。所以,该卷是一部文图并茂、生动翔实、可供政府资询、专家学者研究和关心两岸豫剧事业者阅读和参考的较好读品。

第五卷收录了石磊先生的剧评、影评、散文、杂文近百篇,其中包括有对豫剧界的杰出艺术家,如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王秀兰、桑振君及豫剧中的重要流派“祥符调”等的专章研究,但更多的是其对戏曲界(包括京剧)中青年艺术家的介绍和评介。现代豫剧评论界所出现的一些术语和对一些有影响的艺术家之定位,如“豫剧舞台上的美神”(谓陈素真)“现代豫剧之父”“豫剧改革的先驱”“樊戏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四大历史剧、四大神话剧”(谓樊粹庭)“祥符五朵云”“豫剧十二大名旦”“汴京三王”“小生之帝”(谓王素君)“河南关肃霜”(谓王敬先)“汴京金凤凰”(谓关灵凤)“北派豫剧”“当代豫剧第一大青衣”(谓张宝美)……等等,均是首次出现在石磊的文章中。台湾豫剧中“张(岫云)派艺术”的提出,也是首次出现在2001年元月在台北社教舘为台湾豫剧创始人之的张岫云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石磊先生的发言中。实践证明,这些艺术新概念的提出,也都得到了业界人士和广大戏迷观众的认可,被广泛的引用在他们各自文章中。

石磊先生不仅是擅长编、导、理论的作家,还喜爱参与社会活动,由他发起、组织、操办的一些社会活动,如《纪念陈素真大师逝世一周年》的学术、演出活动,《纪念樊粹庭先生诞辰80周年》的“樊戏”展演,《'94全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王素君舞台风华六十年》、为“汴京三王”代表作《王金豆借粮》进行的音配像(这是豫剧第一部音配像作品)……都倾注着他的心血,我们从本卷所收录到的这些文章中,均可寻觅出这些活动的蛛丝马迹。 石磊先生还是一位影片品鉴家,尤爱国外影片,特别是OSCAR获奖影片。本卷收录的《盘点OSCAR》一文,即系其对这些影片的剖析和评介。通过这些可以透露出他对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及人民的认识。对国产影片、尤其是对张艺谋作品所提出的某些批评,也都中肯和到位,反映出作者对电影这个戏剧品种的艺术理念和追求。

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界里的一些所谓批评家和媒体,见人言好事,把本应是非常严肃的文艺批评,变成了“媒”婆保媒拉纤、拉拉扯扯,吹吹捧捧。如上,作者对国产片和对张艺谋其人、其艺的批评,以及一卷中收录的对戏曲影片《风雨情缘》、对桂剧《泥马泪》、对豫剧《真假附马》及《豫剧旦行表演八病》等的批评,均显示出本书作者的胆识、责任与人品。常香玉大师收回艺人陈百玲的“小香玉”艺名的事件,在我国文艺界被炒得沸沸扬扬,但真要人站出来表态时,大家又表现出过多的唯唯诺诺、讳莫如深,好像是怕得罪什么人似的。“好,你们不说,我来说!”一时间,荧屏上、报刊上出现的均是石磊先生的身影和文字,《答新华社记者问》一文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征得常大师家人的同意下,本卷还收录了常大师临终前的《声明》(全文)和《遗嘱》(节选),这些文字都是首次曝光,故弥足珍贵。

石磊先生,一生想办一个戏曲剧团,想走当年豫剧改革之先驱樊粹庭的路,实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理念的实践,但终因种种客观原因未能实现。本卷中收录了他关于《承包河南省豫剧一团方案》及上书河南省文化厅的《关于筹建河南豫剧研究院的企划报告》两篇,也算是对作者的一种抚慰吧。

此外,卷中收录的《蒋氏父子与台湾豫剧》《张国荣,我们也爱你》《36年梅兰芳开封赈灾义演纪实》《梅兰芳与豫剧五大名旦》《严正声明——“一场不该发生的官司之反诉”》等文章,亦煞是好读,建议大家不妨一看。

打印
复制全文
返回顶部

公共文化